================= 书名:猎豹与鹦鹉 作者:徐老板家的小飒 文案: 以《瓦尔登湖》为起点的一篇随笔散文集,写于2018年,记录24岁的我关于生活的感悟。 猎豹,曾被我用来形容这本书的赠与者,如风一般的速度,如猛兽一样的野心,如豹子相同的活力; 鹦鹉,则是这本书的赠与者用来形容我本人的,关在鸟笼中的,美丽而善言的鹦鹉。 十九世纪瓦尔登湖的木屋,二十一世纪城市聚光灯下的高楼,梭罗和我同样能看到的是什么,同样能感受到的是什么; 他能看到的,我已无法再看到的是什么,我能看到的,他却没有体验到的什么; 我们或许都无法看到的是什么。相信,很快就有了答案。 内容标签: 励志人生 成长 时代新风 搜索关键字:主角: ┃ 配角: ┃ 其它: 一句话简介:和生活做一次深刻并冷静的交谈。 立意:这本随笔,正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,最普通的女孩,在二十四岁的年纪,对生活的一点点思考和感受。 ================== 第1章 序言 读书数载,却没有写随笔的自觉,并不是一个好习惯。此番拿到原版《瓦尔登湖》,总算是一件巧合的事情。这本书是我喜欢的男生,随手扔给我的生日礼物。他不知道,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来自异性,包括家人的生日礼物。他或许也没有想过,我不仅想认真品读这本书,而且想通过这本书,与当下的生活,和长远的人生,做一次深刻并冷静的交谈。这是一个好的契机,让我在读书的同时,回忆过去的学习和生活,总结和反思已经发生的过去,认真期待并准备好心情,面对随时变化的未来。 起初,我想要做的只是用自己的话讲述《瓦尔登湖》的故事,但我相信翻译工作者和书评人已经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。再废笔墨也不足前人的成果,因此,我想在这本书的启发下,将我学习生活以来的所感所悟,以随笔形式记下,留下我这一人生阶段的心境。由于日常被工作所扰,又有其他的学习打算,我会尽量用夜晚时间来阅读这本书,希望在过了一天的浮躁生活后,让自己的心重新安定下来。 无论如何,这本随笔都是以《瓦尔登湖》为出发点,其中的每一章节,会多少提及到梭罗的观点,或者他引用的事例。如果在阅读了英文版和中文翻译版的《瓦尔登湖》后,依旧对这本书存有疑惑的读者,也可以通过我对该书的另一种阐述,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。 至于为何起这样一个怪异的书名,确实有一番来历。猎豹,曾被我用来形容这本书的赠与者,如风一般的速度,如猛兽一样的野心,如豹子相同的活力;鹦鹉,则是这本书的赠与者用来形容我本人的,关在鸟笼中的,美丽而善言的鹦鹉。这个书名记录着,这本书的来历。提醒着我,在喜欢着他的时候,我也同样是一个拥有着青春,和对感情美好憧憬的,单纯的,普通的女孩。而这本随笔,正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,最普通的那一种女孩,在二十四岁的年纪,对生活的一点点思考和感受。 十九世纪瓦尔登湖的木屋,二十一世纪城市聚光灯下的高楼,梭罗和我同样能看到的是什么,同样能感受到的是什么;他能看到的,我已无法再看到的是什么,我能看到的,他却没有体验到的什么;我们或许都无法看到的是什么。相信,很快就有了答案。 注:该书仅代表个人观点。 2018年2月 第2章 第一章 我,在城市 希腊神话中,丢卡利翁扔的石头变成了男人,皮拉扔的则成为了女人。但幸运的是,我们的心和身体都拥有石头自然的属性——坚硬。这则神话告诉我们,男人和女人的本质是相同的,人类的心生来便能够忍耐痛苦,承受怀疑。人类的身体和坚石一样强壮。而现实正与希腊神话背道而驰。男女自古以来便不平等,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只是轮流交替的存在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反而越来越无法忍受痛苦,甚至感到每一天都举步维艰。往往还没有受到伤害,却以软弱的姿态去回避。正如含苞待放的爱情,还没有得到对方的肯定,就已经蜷缩回自己的安全区域;正如尚未完成的梦想,还没有制定可行的计划,就已经半途而废;正如一场没有开局的赌约,只看了开头,却迟迟不敢下注。我们软弱,足够的软弱,软弱到无法相信自己,无法承受孤独,无法面对失败。所以,我们沉浸于异于现实的世界;我们寻找伴侣,即使是陪伴一夜的情人;我们伫立在安全区等待,冷静地分析,却迟迟不肯行动。我们已丧失人类的本质属性。 人类并不是从进入这个世纪以来才开始承受这样的痛苦,在梭罗生活的十九世纪已经是如此。他认为十九世纪的农民,被生存的压力限制在几十英寸的耕地中,隔绝的知识流和信息流阻碍了他们行走的步伐。农民的围城,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局限,和精神的匮乏。所以他们习惯性地从一出生就开始掘好坟墓,等待着死亡的降临,生而不知其所往。二十一世纪的我们,每天被谎言、阿谀,和竞争所包围,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与别人比较,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旁观他人的生活,而没有专注在自己的身上。从此,网红的直播,和编纂好的明星形象,像潮水一样把我们淹没。这种无关紧要的旁观,恰恰可以麻木自我对人生的检讨。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时间,同样不真诚。在地铁上,所处可见的是在拥挤的人潮中,艰难地拿着手机,或歪着头,或扯着脖子,双目炯炯地盯着屏幕的人。我们依赖的不是手机,而是手机带给我们的,能够缓解无聊和无所适从的安全感。我们为何会变得无聊和无所适从,是因为我们迷惘。 迷惘,似乎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词汇,很多人用它来形容青春。但这并不仅仅是青春期的一种状态,更是很多人从生到死的一种状态,所谓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,大抵如此。简单来说,迷惘即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发生了巨大的断裂。这种情况,经常发生在两个时期,一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开始成长为有独立人格的青少年;一是由勇敢无畏的青年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人。前者便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,这个时期可长可短,因人而异,发生的时间也没有一致性。比如大多数00后的青春期要比80后的青春期要早得多了。青春期的迷惘所有人都会经历,也都会成为过去。这个时期的迷惘来源于三观的确定,大部分人的世界观、价值观,和人生观会在这一时期稳定地确立下来。在此之前积累的生活和学习经验,会对三观的最终形成有重要的影响,除非日后发生极其重大的变故,否则人的三观很难再次转折。我们开始渐渐抛弃长出翅膀飞上天空的理想;我们开始慢慢懂得生老病死的人生循环;我们开始区分哪些是童话故事,哪些是现实生活;我们开始学会用理性思考问题,而不是用感性来反抗生活;我们开始面临分离,面对选择。这时,理想和现实的界限已经逐渐清晰起来。青春期的结束,很大程度上意味着,模仿时期的终结。人,已经有了一套自己潜在的原则和体系,等待日后加以完善和丰富。 后者则是我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,甚至穷尽一生都在经历的时期。我们必须,也不得不成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。这个时期的迷惘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质疑。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;我们是什么样的人,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。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;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;我们开始发现自己和理想分道扬镳;我们开始发现自己能控制除了欲望,没有其他。这时,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彻底断裂,所以我们无从适从。很多人发现,以前不如自己的朋友现在过着更加幸福的生活;更多人发现,以前所设想的完美蓝图现在根本无从下手;大部分人发现我们其实都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,这种普通和平庸极大地刺痛了我们的自尊心。我们开始自我怀疑。这种怀疑,让我们更加无法面对和剖析真实的自己。为了逃避,围观和旁观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法。 但事实上,想改变这种现状,我们先解决的便是刚刚提出的两组问题。第一,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;我们是什么样的人,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。想回答这组个问题,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,人生而平等,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。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这些定义是社会添加上去的标签。如果被这些标签一叶障目,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快乐。平等不仅是法律和政治上给予的自由,更在于人能否抛弃外在的形象,一视同仁地看待相同的本质。无论是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和皮拉丢下的石头,还是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时扔下的泥土,他们创造人类时,我们的本质是相同的,无异的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人们有了不同的职业,甚至阶级,阶级在政治统治中更迭着,分化着,同样也相互作用。我们必须明白,人类社会也正像一个时刻运转的机器,从他诞生之初,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,我们需要每一个部分,否则,社会这个机器就会失效崩溃。人无高低,只是分工之异。我们需要农民,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粮食;我们需要工人,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资源;我们需要资本家,因为他们控制生产。 重新回到我们的两组问题,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;我们是什么样的人,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。这两组问题的矛盾和冲突,构成了一个终极的迷惘。因为现实中,这两组原本应当同向的问题正在反向而行,我们想成为的人,想要的生活,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巨大的鸿沟。我们想成为家人的依靠,却无法陪在他们的身旁;我们想给爱人美好的生活,却无法平衡爱情和面包,生活和工作;我们想给生活一个拥抱,却挨了生活一个巴掌。 好。 让我们在自己心中回答这两组问题,第一组,不考虑你的生活现状,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。第二组,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生活。如果这两组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,那么证明你的生活很快乐和满足,你懂得享受生活,请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态度。如果这两组问题的答案是不一致的,那么证明你的生活存在迷惘,这也正是你感到生活乏味而忙碌的原因。 如果你愿意尝试去消除这一迷惘,请从计划开始。我并不建议所有人在一开始都有一个清晰而远大的目标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这样的目标会随时面临倒塌的可能。并且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幸运,从一开始就找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。正如梭罗所说,生活是一场由我们主导的试验,我们需要承受上千次的尝试。不应该轻易设限,太过具体的规划反而可能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。当我们对自己向往的生活拥有了一定描述后,我们可以开始规划年度的计划。当然,大多数人都有年度计划,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无法实现年度计划。原因是没有驱动和支撑年度计划实施的,更为详细的安排,比如每日时间表,每月评估,季度监控等。如果你能按照年度计划,把所需要做的事情,一一分配到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一天,你就会开始发现,二十四小时不够用了,你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关心别人的事情,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失落或者忧心忡忡,因为网络中一点点新奇的事情而兴奋一整天。你的每一天都在关注和提升自己。当你实现了年度计划的所有目标时,你会发现,这样的成就感将激发你提出另一个更为远大的计划,以指导你下一年的生活。年复一年,当你与你向往的生活越来越接近时,你关心的范围会逐渐缩小,你的兴趣会越来越集中,你的目标会越来越清晰。当我们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逐渐缩短的同时,由他们之间差距所造成的迷惘也会慢慢消失。生活的重心也将重新回到我们自己本身。 假如你无法回答这两组问题,那么你还有两种方法,第一,尝试借鉴他人的年度计划,并加以改动成为自己的年度计划,在实施的过程中,你同样可以修改计划,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。等到第二年时,对于这两组问题,你或许会有了自己肯定的答案。迷惘期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迟迟没有改变他的欲望和计划。第二,独自出门旅行,在这个过程中,给自己一段时间,寻找你想成为的人,寻找你想要的生活,然后再开始你的年度计划。 迷惘期虽然结束,但是大部分人依旧不快乐。因此,我们进入了第二个问题,人为什么不快乐?用三个词语可以简单概括,desire——欲望,contrast——反差,the sense of belonging——归属感。 梭罗认为有三样东西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绝对的地位。food——食物,clothing——衣服,shelter——房屋。 食物,包括水,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。食,色,性也。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这里强调的不是生物原理,也不是食物的发展史,而是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对于吃的欲望,这是控制欲望的基础。印度的甘地曾说过,想控制自己的欲望,要从口欲开始。网络上流行的毒鸡汤也告诉我们,如果连体重都控制不了,如何控制自己的人生。吃,是人类的基本欲望。想要控制欲望,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。那么,人为什么要控制欲望?首先,什么是欲望。欲望,即你想得到的,无分大小,同样也是无穷无尽的。人在不同的阶段,随着自身的变化,会产生不同的欲望。也有些欲望是从生到死,如影随形的,这便是我们的生理欲望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,曾把欲望分为五个等级,生理欲望正是处在最低的一层。欲望的无穷性,是人们感到不快乐的根源。一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,人便会产生沮丧、伤心、痛苦,难过等一系列情绪。这些情绪一方面可以激发人的潜能,一方面也会摧毁人的心理防线。因此,合理控制欲望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部分。当个体的欲望产生损害他人的影响时,控制它更为重要。控制欲望,并不代表没有欲望,对他人无害的良**望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的前行。但是,当欲望影响到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时,它不再仅仅是欲望,而是宰割社会和生命的利刃。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,意味着对生活的满足,对生命的释然——若不是我的,便不奢求。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抛弃对生活的追求,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而是勇敢去争取,一旦无法得到,便不再执着。道家言“顺其自然”也是这样的道理,佛家讲“应无所住”同样蕴含如此的意义。不去努力,你怎知此物此事非此情非你所有;既然已知此物此事非此情非你所有,又何必执着。 衣服,十九世纪时梭罗已经提到,衣服除了遮体避寒外,能够显示人的地位。至今,我们还用蓝领、白领、金领,来暗示社会不同等级的工作。这种由社会不同地位等一系列原因产生的反差,是人们感到不快乐的主要原因。当你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,在一定程度上,已经默认了他在某一方面具有比你更强的优势,而把自己放在了较低的位置。这种由内心虚拟的反差,实际上不一定存在,会把人逼入心理的死角,虽然会产生反超的动力,但更多的会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。相反,当站在平等的角度上,而非对比角度,考虑这一问题时,我们会发现,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优势和劣势,互相欣赏,互相学习,产生的巨大动力和快乐才是良性的竞争和循环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反差,两个人相爱,其中一方认为对方比自己优秀很多,或者其中一方感到对方的爱比自己的少,感情上的不平衡,同样会产生负面的情绪。因此人们常说,不平等的爱通常是没有结果的。事物是相对的,反差是普遍存在的,但无论佛道儒认为,一切的极点是空,是道,是相同的,从这个角度来看,反差也是不存在的,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。学会正确认识反差,理解反差,摒弃反差,才能真正找到快乐。 房屋,shelter一般指避难所,可以寻求庇护的地方,由天然的、自然的材料组成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shelter和construction的意义越来越相近,因此我在这里把shelter延伸为房屋的意思。在猿人时期,人类的避难场所,多数可能仅为一个矮小的山洞,或是两根木头和成片树叶搭起来的狭小空间。渐渐的,当人类学会了建造,我们从山洞来到了木屋,如今来到钢筋混泥土的时代。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,都会下意识地躲进属于自己的空间——房间。房屋是现代人的避难所,躲避危机,寻找安全感的地方。因此,现代社会常常把拥有一幢房子,当成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一种象征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可以将房屋当成自己的避难所,还有很多人依旧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,他们的避难所很可能只是你路过的一个桥洞。梭罗更喜欢称其为the warmth of the affections——温情,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归属感。归属感,是人们感到快乐的主要来源。 人活在世上,孤独是最可怕的疾病。我们需要shelter,需要避难之处,需要房屋,更重要的,我们需要的是其给予我们的温暖和情怀。这种温暖和情怀提醒着我们,在这世上,我们并非孤身一人,总有一处地方,可以容我们挡风遮雨,容我们卸下防备,容我们重新做回自己。因此,对我们来说,最重要的不是这个shelter有多么的富丽堂皇,而是在这个shelter中给予我们归属感的人,家人,爱人,挚友,他们使我们感到快乐与满足。 第3章 第二章 我,生活 我们生活在哪里?我们如何生活?生活,可以用四个词概括:信息,交换,实践,限制。他们代表了两个过程,一是从外到内的过程,二是从内到外的过程。这里的内外,是相对于人的自身而言的。从外到内,即从外界到人自身;从内到外,即从人自身到外界。第一个过程,反映的是信息与交换。信息,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。人类生活是由信息的正常流动组成的,最常见的信息形式为新闻和广告。新闻,经过编辑和过滤的信息;广告,根据定向需求而产生的,具有宣传功能的信息。他们是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。有了这一桥梁后,我们便进入了第二个阶段,交换。这里的交换,既指物的交换,即买卖;也指信息的交换,情感的交换,和思想的交换,包括但不仅限于人与人的沟通。 当外界通过信息这一媒介,向人进行输出时,人对信息会有不同程度的反馈,无论是有效的强反馈和弱反馈,还是无效的反馈,都是一种人基于信息的传递,而产生的反作用。这一由外界影响,引起内部反馈的过程,达成了交换。信息与交换,诞生了百度的搜索引擎,腾讯的微信,今日头条的个性化推荐,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。第二个过程反映的是实践和限制,我们在信息与交换的驱动下会进行实践。梭罗在 第一章提到,人的一生是由无数的尝试组成的。通过实践,我们可以发现限制。这一由人内部产生,引起外部作用的过程,是学习的主要方式。用两个简单的事例理解这两个过程: 一:当你听到某地发生地震灾害——你从外界获取到信息;你对灾区产生了同情——你的情感即你对信息的反馈,此处,信息对你的作用,和你的反馈形成一次交换;你从新闻报道中得到了红十字会的捐款账号——再一次从外界获取信息;根据红十字会的捐款账号,你捐助了一定资金——你的捐款行为即你对信息的反馈,此处信息对你的作用,和你的反馈形成了第二次交换。同时,捐款行为也被视为是一种实践。在实践过程中,限制被发现了——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我们需要依靠机构;人的能力是有限的,我们无法征服自然;……;从这个事例可以得知,从外到内和从内到外的两个过程可以发生重合;人的实践可能发生在多次接受信息,实现交换的基础上。 二:当你在与朋友聊天中得知某一娱乐八卦——你从外界获取到信息;你内心非常激动——你的情绪即你对信息的反馈,此处,信息对你的作用,和你的反馈形成一次交换。从这个事例可以得知,不是所有的从外到内的过程,都能够引起从内到外的过程,即不是所有的信息和交换过程,都能够立即引导实践,发现限制。因此,我把这样的信息和交换,称为非直接有效性信息交换。并不是说这样的信息交换是无效的,他介于有效和无效之间的交叉区域,不能直接引导实践,但是可以在一定积累下,影响实践。 在理解这两个过程的基础上,简单谈一下一种特殊的信息——新闻,以及一种常见的思想的交换,沟通。当下我们被各种各样的新闻充斥着生活,它是我们对信息的主要来源,其三大特点是时效性、真实性,和客观性。网络的快速发展满足了新闻对实效性的要求,与此同时,也给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提出了挑战。这里,主要想谈的是新闻的客观性。事实上,经过人的大脑处理,并产生的新闻,从根本上不具有客观性。人的自身会对一件事形成自己的主观判断,这种判断相当于我们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反馈。每个人的反馈具有特殊性,有不同程度的差异。但这种差异有可能在继续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减弱,并最终消失到令人难以察觉。因此,新闻没有绝对的客观性。它只保持传递者想让它保持的状态。但是,正是新闻的这一特点,确定了它的重要价值。我们可以通过新闻研究藏在起身后的,关于其传递者的心理活动。 沟通是一种常见的思想交换,虽然沟通不一定交换的都是思想,但思想的交换主要通过沟通实现。因此无论在工作、生活,还是感情上,沟通都有重要的作用。想实现有效的沟通,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尊重对方并给予信任。在工作中,尊重上下级;在生活中,尊重身边人;在感情中,尊重爱人。其次是主动,积极推进沟通的进行。最后是耐心,在沟通过程中,能够给彼此空间,承受等待。 第4章 第三章 读 从识字开始我们读书。梭罗说,书,是最古老的,也是最好的。他们就放在那里,等着无数的人翻阅,留下属于自己的启示。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。书只是一块吸铁石,他能够帮助你吸收到各种各样的磁铁,每一个人吸收到的磁铁都具有独特性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,性格不同等,阅读同一本书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。这种不同体现了人的个性。当一个人读一本书的时候,他的三观和书会发生折射反应,从而将符合价值观的内容折射到内心,将不符合其价值观的内容分散到其他地方去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“人总是相信,他们自己相信的事情”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如果书中的论据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,那么与读者价值观发生冲突的内容,也会一起进入内心,达到吸收新事物的目的。所以书常常能帮我们开拓新的视野。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,越来越多的书在世界各地流动和传播。对此,我们不得不谈到世界文学和翻译文学。文学接近生活的本质是相同的,因此不同语言,不同类型的文学能够在不同的文化下引起共鸣。学者通过各种模型来研究文学,模型建立的前提是将世界文学当作一个整体,搭建起世界文学的框架,正是生活的本质。因而,通过读书,我们不仅在读书,同时在读作者、读社会,读生活。不同文化语言的差异,催生了翻译文学。它对文学的传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起初,英语占据语言系统的主导地位,这使得英语创作的文学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,相反,其他语言诞生的优秀作品却被人搁置一旁。好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,更多语言的文学作品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。其次,翻译事实上是一种二次创作。翻译者对作品的主观情感会渗透在翻译当中,这也是同一本作品的不同译本,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的原因。译本是经过译者情感和语言技巧处理后的二次信息,想获得书本身带有的信息,在语言能力允许的情况下,需要尽可能地阅读原著,才能体会到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差异和魅力。 读书,是读的第一个层次,通过读书,我更想读到的是写书的人。藏在书后面的,他们的人生。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,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,没有真正的感同深受。每个人都是独特的,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差异性的存在。可惜,人活一世,只有这一世的回忆,我们的经历是有限的。书,带我们走进别人的人生,当我们在读书过程中,努力贴近作者的心情,深刻去理解书中主角的同时,从某种程度上讲,我们已经将自己代入了别人的生命。于是,读者和作者会形成情感上的共鸣。不仅如此,作者在书中塑造的理想世界,与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遥相呼应。像每一个修**都拥有其自然运行的社会秩序,作者把他们对社会的期望融入小说、诗歌、散文,和日记之中。我们在读书,读书后的人,同时,我们也在读他们身处的不同社会和文化。 我们能够读的东西很多,书、人、社会,生活,但最重要的一点,是读懂自己。很多大公司繁琐和复杂的体系让人望而却步,不过使我也从中学到人只有把管理自己,做到像公司管理员工一样严谨,才能够真正读自己,懂自己。在工作过程中,很多人会使用日报,周报,月报来进行工作总结。大部分人对此都不以为然,甚至认为是一种负担和无用功。其实并非如此。在 第一章中,我们讲到了计划和目标,即我们的期望。而被很多人嗤之以鼻的工作报表,正是我们做到的。只有把期望值和做到的工作相结合,才能开始阅读自己。只有美好的理想和完美的计划,却没有执行力和自控力,一切都是空想。因此,我们才需要时刻总结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把完成的,和期望的进行对比,以此来激励我们作出更为严谨和可行的计划,并推动其实施,期待实现后便是更为重要的经验总结。在用心规划、不断总结、努力实施、认真修订计划、反复总结经验的循环中,人才能够不断成长。否则,用到和学到的知识,都只是经过而已。 第5章 第四章 声音 梭罗把书称为written language(书写语言),也就是说,读书的前提是认识文字,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书的局限性——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才能够读书,包括我们在上文提到的,拥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学者才能够通过研究一手材料,即非自身母语的原著进行学习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声音却有着与之不同的特性。听的能力,排斥先天性缺陷,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天赋。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学习语言的条件,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听到的权利。我们听到的声音主要分为两种,一种来源于自然,一种则为人造,人造的声音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音乐。从音乐和图书的传播方式来看,很多音乐不需要歌词翻译,也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歌词,听者已经能够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,得到其传递的情感。而书写语言,需要翻译和二次创作,才能够把信息有效传递给读者。音乐,将信息的接收者放在更为平等的地位,相较图书,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。这也是纸质图书在新时代遭遇冰封,而网络付费音乐越来越被人所接受的其中一个原因。 声音不仅包括音乐,她更多的,包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,大雨倾盆时的哗啦声,小雨滴答时的淅沥声;雨鞋踩在柏油路面的泥泞声,脚踩在雪堆里的咯吱声;喧哗热闹的汽笛声,僻静山谷里的流水声;兵荒马乱时的马蹄声,由远及近的他的脚步声;闭上眼睛,你能听到这个世界吗,你听到的世界是什么。小区路口的街面上传来大货车驶来的声音,速度不快,路过红绿灯的时候速度好像减缓下来。许是突然变了路灯,许是司机碰见到了一条横穿马路的小狗。大货车驶去,路面渐渐安静了,只是偶尔传来几声汽笛声,路上行人来来去去的声音,和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相比,细小而微弱。如人的生命,亦如人的情感。驶到车站的公交车开始报站,等了许久的乘客如释重负地走上公交车,远处还有一个追车的慌忙少年。又听到熙攘声,和大力的关门上。或许,有一群学生正经过这条街,背着书包,说说笑笑,把书包甩到天上,后面跟着想把他们“抓”回家的家长。这是我听到的世界,也是我想到的世界。这些零散的声音,构成了平日里普通的画面。但是,我用听,不用看。双眼带给我们的确定性没有了,随之而来的是声音的想象空间。正如我们听一首歌曲时,每个人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是不同的,这便是想象空间。声音给人的,巨大的想象空间是她的第二个特点。 当我们非常了解一个人的时候,你或许能分辨出他的脚步声,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走路方式不同,走路的速度不同,平时穿的鞋的材质不同等,所以他们一齐制造出的声音也有细微的差别。这种独特性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模仿,但无法在长时间内保持一致。比如每个人的声线不同,A可以模仿B的声音来进行演唱,相似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,却无法持续使用B的声音,并与之达到百分之百的重合。自然界的每一种声音都有她的个性和特质,夜莺的哭泣,百灵鸟的歌声;流水的潺潺,空谷的回响;夏日的雷鸣,秋日的劲风;每一种都可以被模仿,却无法取代。音乐家的风格可以被无数人模仿学习,但属于他的成功却无法复制。声音的魅力和神秘在于,无论是自然的声音,还是人造的声音,她的独特性都可以被暂时性的模仿,却无法被永久性的复制。 第6章 第五章 诗意地独居 孤独,是现代人一种普遍的“疾病”。孤独,即你感受到和自己和生活的世界产生距离,并且这种距离无法确定。这种距离感并非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,而是被情感与情感的距离,心灵与心灵的距离,三观与三观的距离所影响。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时候会感到孤独,一群人热热闹闹的时候也同样会感到孤独,甚至后者的孤独感往往会大于前者。当你发现你和更多的人没有共同语言时,便会产生一种被隔离和被抛弃的情感。这种疾病是普遍的,因为孤独是必然的,是绝对的。从三个维度上来说,人都是绝对孤独的。第一维度,即人与自然的关系。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是人和自然。人个体没有完全参与自然,不是自然的任何一部分。同时,人个体集合成为的人类群体可以影响自然,但自然对人个体的影响,相较于自然对人类群体的影响而言,几乎是微乎其微的。因此,人个体是独立于自然的存在,个体无法和自然形成有效的交互与联系。 第二维度,即人与事的关系。事是由人与人,人与自然,自然与自然构成的集合。梭罗文中提到,当我们说,我们可能被某事影响时,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,我们不太会对影响自身不大的事情产生关心。因此,人与事的联系也不是绝对的。第三维度,即人与人的关系。用一句话概括——除了“我”以外,都是其他人。“我”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,正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保持“我愿意孤独”的常态,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单身的普遍和流行。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关系的疏离?首先,society is too cheap(社交过于廉价)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从对方身上获得新的价值,我们也很少花时间进行非目的性的情感交流,从而切断了产生信任的途径。具体而言如微信——快餐式的沟通方式,直播——带有面具的表演,咨询——目的性的交流,沟通——各自为政的利益交锋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短暂而具有强烈的目的性,发自内心的,情感上的沟通越来越少,为人们带来信任的社交,几乎只发生在没有进入社会前的学生时代。其次,confidence is too cheap(信任过于廉价)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任危机,对一个人的信任可以在短时间内摧毁。等不到恋人电话时的焦虑;在遗产分割面前四分五裂的家庭;面对奖金同事间小心翼翼的打听;信任时常薄如锡纸,轻若蝉翼。 尽管每一个人都在承受孤独,但不是所有人都深受寂寞之苦,人类与生俱来的坚石一样的本质,和随着社会的演变进化而来的自愈能力,都在帮助我们学会诗意地独居。我们能看到,同样孤独的人们中,有一部分连其呼出的空气,都写着“生人勿近,我很孤僻”的字眼;但也有一部分,似乎与孤独绝缘。根据上文的逻辑推理,孤独是绝对的,每一个人都会感到孤独,只是不同的人对孤独这种感情的敏锐程度不同,不同的人面对孤独的处理方式不同,因此有的人忍受孤独,有的人享受孤独。 事实上,孤独不仅是一种“疾病”,而且是一剂良药。是她,让我们有机会脱离开这个浮躁的社会,认真思考。当你感受到和自己生活的世界产生距离,并且这种距离无法确定。在感到被隔离和被抛弃的同时,你会开始寻找自己和其他(其他外在存在,如其他人)的不同。这种寻找即思考,一般往往具有两种方向,一种指向积极;一种指向消极。这两种相反的思考把孤独带给人的感受,导向了不同的地方。积极的思考具有三种特点:一,敢于承认自己和其他外在存在的不同;二,正视和欣赏自己的不同;三,保持自己的不同;消极的思考具有三种特点:一,羞于承认自己和其他外在存在的不同;二,排斥和抵触自己的不同;三,改变自己的不同。举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,金星作为一个变性艺人,生活得如鱼得水。虽然有自己的困难和艰辛,但他一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,凭借率真毒舌的特点活跃在大众的视线内。正是因为他面对孤独进行的积极思考,首先他承认自己与别人的不同;其次他懂得欣赏这样独特的自己,并勇敢追求;保持了自己内心女性的童真和快乐。与金星有相同苦楚的人不在少数,他们其中很多人,对自己的不同感到自卑,渐渐放弃了在他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,我们称这种现象为“同化”,不过,他们真的被同化了吗?他们只是披上了虚伪的伪装,内心却在苦痛地挣扎,一边想撕下面具,一边担心扔掉面具后的攻击。前者的孤独让他更加坚定,他不惧孤独,同样也需要孤独。后者的孤独必然是痛苦的,他害怕孤独,同样也不愿孤独。 梭罗自然也是不惧孤独,需要孤独,并且寻找孤独的人,他在瓦尔登湖与世隔绝的生活,在很多人看来是无趣的,寂寞的,被孤独侵蚀的。而在梭罗眼中,他只是在诗意地独居,享受着思考和感受带给他的无限乐趣。一个人只有能承受孤独,才能打败孤独;越是无法面对孤独,需要用繁忙浮华的生活麻醉自己的人,越是害怕孤独,越是难以接受真实的自己。去面对孤独吧,在华丽的乐章之后写下一个休止符。看看你和这个世界究竟有什么不一样;不一样便不一样;这才是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。想想如果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样子,拥有同样的思想,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。所以,林夕才说,我就是我,不一样的烟火。请,保持你的独特,不要随便被这个世界胁迫。当你时常感到孤独,证明你还没有被社会融合,那么请一直孤独下去,学会在孤独的思考中寻找个人的价值,学会对这个世界说“不”。 第7章 第六章 访客 梭罗有三把椅子,一把给孤独,一把给友谊,一把给社会;在孤独中思考,在友谊中交流,在社会中实践。这恰好对应了在 第二章提到的生活的四种基本元素:信息、交换、实践、限制;在友谊的交流中,我们得到信息,并完成交换;在社会中践行;在孤独的思考中,发现限制。上一章我们谈论了孤独,这一章我们来看一看友谊和社会,换而言之,让我们来进一步探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 首先,我们默认人除了自己本身以外,其他人全部为陌生人,包括亲人。因为人一生下来,并没有“亲人”的概念,这个概念是人类社会,定义在人本质之上的关系。那么,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有机会出现在其信息交换中的他人,都可以被称为“访客”,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初级关系。任何人在一开始,对另一个个体而言,都是访客。访客进入了个体孤独的生活,通过其对个体的交流和影响,有些访客消失,即过客,如旅行时的导游,你施舍过的行乞的街头流浪者;有些访客成为临时拜访对象,即在某一段时间内频繁出现的人,但经过某一时间节点后,成为消失访客,如高中时期的教导处主任,你睡过的大学课堂上的讲师;有些访客成为固定拜访对象,即成为具有固定角色的人,如同事、叔叔、阿姨、堂兄弟等;也有些访客和个体本身形成了有效的互动,这揭示了访客和受访者之间的亲密关系。这些人有可能是亲人、密友、恋人,也有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,两者的情感在某一刻达成了一致,完成了互相交换,如读者与作者的关系,观众和影视角色的关系。因而这种关系既有可能是长期的,也有可能是短期的。从这一点上来看,亲密的关系必然是双方相互作用而产生的,且维持的时间没有必然性。不是所有的亲密关系都是一成不变的,亲密的访客,也会随时成为消失的访客。 可能所有人都经历过的事实是,童年的玩伴,或者某一时期的挚友,随着时间的推移,渐渐失去了联系;你曾经依恋的爱人,因为感情的破裂,在人群中失去了踪迹。产生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,一是三观的修正与完善,随着时间的推移,每一个人的价值观、人生观,和世界观逐渐搭建起来,建筑过程中一些细微的不同,开始造成巨大的差异。这些差异在造成之初并不明显,达到一定程度后,便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。因此很多亲密的朋友产生于高中和大学,人的三观趋于稳定,人际关系较为单纯的阶段。二是关系的不平等,访客和受访者之间的不平等是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。三观的差异,也是造成关系不平等的因素之一。两者关系的不完全平等,使得沟通产生了落差,这种沟通落差使得两者的交流处于两个平面,久而久之,人们会对这种交流产生倦怠感,从而放弃交流。因此访客和受访者之间的关系随之疏远。 那么,我们如何维护访客和我们之间的关系。维护关系最基本且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则是空间性。由于人除了自己本身以外,其他人全部被默认为陌生人。所以作为他人生命中的访客,我们不应给他人给予过多的压力,并把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强加给对方;我们更不应强迫他人与自己分享其生活的全部过程。空间性的存在缓解了沟通落差,能够有效地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。 第8章 第七章 农耕文明 梭罗一直经营着自己的豆田,从他的耕种经验来看,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水(包括露水和雨水),土壤,阳光,以及劳动力(包括人和耕牛提供的劳动力)。由此可知,耕种是一种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劳动。仅依靠自然,农作物无法健**长;仅注重劳动力,不考虑地理环境,因地制宜,农作物也无法正常生长。更重要的是,耕种产生的农作物是食物的主要来源,用以满足人类最基础的生存需求。从这一点,可以看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。尽管如今人类的智慧较远古时期得到较大的提升,但是从古至今,自然资源都在人类生存中占有重要地位。自然资源的发掘,往往伴随着一个区域的兴盛和衰落。正因如此,人类最早期的文明都诞生于两河流域,灌溉便利,土地肥沃,易于进行农业生产的地方。狩猎和采集是人类初期的基本活动,因为狩猎带来的食物数量不稳定,采集的食物数量有限,随着人口的增长往往不能满足需要。于是,人类开始学习耕种,来创造更多的采集资源。采集和耕种的结合,便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“农耕文明”。 耕种作为一种将自然与人类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劳动,在引导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,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为了确定播种和收获的周期,人类用历法表示自然规律的运行;为了提升采集的质量,人类利用根据地理坏境种植不同的粮食;为了提高采集的产量,人类改造地理环境,研究水稻基因。不仅如此,自然给予人类的生存基本资源,是人类对自然产生敬畏的根本原因。因而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,都保有相似的祭祀活动,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,丰收大吉。在这些活动中,诞生了人类早期的文学,如中国古代的《诗经》,《诗经》的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三部分,以《颂》为代表,主要记载了周王和诸侯用于祭祀或者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,用于祭祀的诗歌,反映了当时农、牧、渔业的生产情况,有些学者认为这些诗歌是耕种时候,农民为了齐心协力犁地而喊出的号子,后来以这种形式被记载下来。而用于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,其主要特点为宣扬天命,歌功颂德,表达了人类对天命和自然的敬畏。人类早期对科学的不解和困惑,成就了文学的想象和神话的诞生。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,其中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《工作与时日》,这本书详细地记载了农耕生产的知识,表现了平静而优美的农村生活场景。以及古希腊时期的各种宗教祭日,和从事不同工作的黄道吉日。诗人最后总结说,在不朽的众神面前,聪明人的工作是无可指责的,因为他懂得吉兆,所以能够避免犯罪。同样反映出人类对众神(天命)的尊敬和顺从。由此可以看出,人类早期的神话文学诞生于农耕活动的经验和实践。 农耕文明为自然和人类生存搭建了桥梁,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,催生了神话的诞生和初期文学。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敬畏自然,崇尚劳动。 第9章 第八章 公司 公司,是除了家以外,作为社会人的我们,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地方。熟悉在于,我们其中的大多数人,每一天都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,重复着相同或相似的工作。陌生在于,我们与身边同事的距离,似乎总不像青春期的玩伴那样亲密无间。 公司的结构,从横向而言,分为内部和外部。内部,同你具有密切的工作关系,相同工作性质的人。可能是部门内部的成员,或是部门内的项目小组。外部,可能同你具有一定的工作关系,并拥有不同工作性质的人。可能是其他部门的合作者,或是没有直接工作关系的部门。从纵向而言,分为上游、中游、下游,具体而言,上游即管理层,布局整体,发号施令的人;中游即执行层,根据指令做出具体安排,分配工作,并实施监控;下游即作业层,完成执行层传达的具体工作。在任何内部,都可能存在上游、中游、下游的关系。在所有上游、中游、下游的流程中,都可能涉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叉。公司结构中错综复杂的关系,使得公司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。而在这个整体中,更加复杂的人,让身处其中的我们时常会有疲惫不堪的体验。 我尝试把公司里的人分为四种类型,A类:随波逐流型,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职业规划,能够完成本职工作,但没有积极扩展和探索的兴趣和欲望。B类:随遇而安型,对工作和生活有一个明确的界限。有机会则进,无机遇则退。C类:兢兢业业型,有阶段性的工作目标,并有在公司长远发展的计划。不仅完成本职工作,而且具有大局意识,站在公司和集体的利益上思考问题。关注本行业的发展趋势,和竞争对手的实时动态,并结合个人的工作进行思考。D类:急功近利型,以个人利益为中心,个人发展为主要动向。他们一般在内部有强烈的控制欲望;在外部有强盛的表现欲望。由于这四种人的工作的态度不同,加之伴随着复杂的公司结构,时常让工作的流程夹杂着不同程度的矛盾。矛盾一旦产生,人与人之间便会形成隔膜,导致工作流程中的矛盾加剧。当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,有些人会选择离开所在的工作环境。当然,离职的原因不是完全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矛盾。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必然是迫使人从一个工作环境,转移到另一个工作环境中的原因之一。 不少人在刚刚进入社会的一年中都会变换工作,这是人在适应社会过程中的正常表现。如当我们在公司的人际关系中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,或失去了得到成就感的机会。一,我们会通过规避风险,来保护自己;二,会调整自己的定位,期待在其他地方重新获得证明自己的机会。但当我们反复了这样的过程,不断在新的环境下建立人际关系,发生矛盾,解决或逃避矛盾。进行着看似不同,本质相同的工作。最后,大多数的我们选择了A类型和D类型的人。A类型的人,就是所谓“被社会磨平了棱角的人”。丧失了在工作上的兴趣,时常对生活感到迷惘和无助。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,偶尔也会做出一些挣扎,但这些挣扎往往都是无力且虚弱的。很不幸的是,这些曾经踌躇满志的人,也只能继续在梦中指点江山了。D类型的人通常拥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一定的业务能力,善于展示自己。缺点是由于以往的经历,对身边的人缺乏信任,因此具有较强的控制欲,习惯操控他人。虽然有明确的个人发展方向,但实现的方法过于激进,容易在过程中误伤他人,导致对自己不利的影响。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尽管有一个远大的抱负,在现实中的疲倦却大于享受。因为这类人过于在乎他人对他们的看法,喜欢在别人面前塑造一个“完美”的形象,导致面具在脸上的时间太久,甚至连睡觉也不愿意再脱下来。如此一来,他们很难记起自己原本的状态和理想。他们没有被社会磨平了棱角,只是让社会教化成为了另一个模样。 B类型和C类型的人在本质上相近,区别在于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。他们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,并且拥有实现他们的途径和规划。如果用中国传统哲学来解释,B类型的人更倾向道家思想;C类型的人更倾向于儒家思想;前者出世,后者入世;前者修身养性,后者治国平天下。与后两种人相处,显然会拥有更好的工作体验。虽然,能够遇到什么样的人,我们很难可以主观选择,但成为什么样的人,却是我们可以决定的。正如,生活中的变数在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无力选择,然而,如何面对生活,取决于我们自己。能够在复杂的生活中,不丢失自己,不迷失自己,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。 第10章 第九章 故事 第三章中我们读书、读人、读社会、读生活,读自己。从本质上来说,我们读的都是故事,别人的故事,自己的故事。什么是故事?故事是小说、电影、电视剧,是一个复杂的叙述体。故事是一句话、一幅画、一件雕塑,是一个简单的承载品。 作为一个复杂的叙事体,故事将事物进行从简到繁的运转。正如“我爱你”,这三个字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。但经过王家卫的解释,单个的字开始具有了故事的意味:“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,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,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。我知道不久我就会下车。可是,这一分钟,我觉得好暖。”这段文字将“我爱你”变得具体化、丰富化、夸张化,在这个从简到繁的过程中,我们感受到了故事性。具体化,即细化生活情节——我已经很久没有坐过摩托车了;丰富化,即加入联想和主观感情——虽然我知道这条路不是很远。可是,这一分钟,我觉得好暖;夸张化,即放大矛盾,夸张巧合——也很久未试过这么接近一个人。此外,这段文字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空间感,他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的方向,同时保留了想象的空间,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和结尾。这四个特点,一个好的故事都具有的元素。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几十集的电视剧,和一两百分钟的电影,明明用几分钟就可以讲明白,却会产生十几甚至几十倍的差距。因为这些时间用来不断地放大细节,穿插情感,铺陈巧合,扩大矛盾。当然,这里说的是好的作品,而不是灌水的商业片。作为一个简单的承载品,故事将事物进行从繁到简的运转。“昨夜,我淋了一晚的雨。”这短短九个字,也是一个故事,并且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故事。他具有故事具体化、丰富化、夸张化,和空间感的特点。具体化——昨夜、淋雨,丰富化——我,夸张化——一晚,空间感——为什么淋雨。因此极为简单的一段文字也可以被称为故事,作为一个承载品,他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想。 无论是小说、电影、电视剧、文字、书画、雕塑,还是其他艺术载体,他们的呈现方式都是有限的;但是他们记录和表达的是作者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无限而复杂的情感。从这一点来看,呈现的方式是简单的,蕴含的内容是复杂的。因此,故事的本质是将事物进行从繁到简的运转。这也就是所谓的,看了这本书,你就看到了这个人的一生。 我想做一个讲故事的人/我喜欢讲故事的人 因为这一种人/一定是有温度的 会讲故事的人,不仅是有温度的,而且是有趣的,我们渴望和他们成为朋友。讲述一个好的故事,就像搭建一座坚固宏伟的大厦,需要以丰富的情感和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地基,清晰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作为框架。所以我们发现很多的推理小说家都是理科生出身,他们较传统文科生的优势则是他们优秀的叙事逻辑,和被实验室训练而来的耐心。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,是一名生产技术工程师。得益于他的专业和工作经历,东野圭吾的推理缜密,几乎没有漏洞,更将一些专业知识融入到故事当中。但他拒绝将理性捧上神坛,文学创作的目的不在于炫技,而是关注生命,关心被理性主宰的,将要沦丧的人类情感。他的作品不仅有精彩的推理,更重要的是关于人性的探讨,对社会的揭露。他怜悯笔下的卑微者,关心人类生命的困境。因此会讲故事的人,首先是一个感性的人,其次是一个理性的人,更是一个耐心的人,能够不断地观察生活,关心他人,讲述故事。有感情的人,才能讲出有感情的故事,为我们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。我们需要故事,因为我们是有感情的动物。 第11章 第十章 道德与法律 梭罗说,人类是有良心的动物。因而指明了人与动物之间最根本的差别,即人类拥有是非观以及羞耻心。道德则是在人类是非观和羞耻心存在的基础上构成的,由人类社会一致认同的一把标尺。儒家所提倡的礼乐制度,事实上就是一套早期的社会行为规范,其定义了社会制度,明确了社会阶级,规定了伦理纲常和道德规范,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。因而礼崩乐坏被用来形容社会秩序紊乱,伦理道德文化日渐沦丧,世风日下的现象。后来,通过社会实践,人们渐渐发现,只有这把标尺的存在是不够的,往往有很多人愿意冒着突破标尺的风险,来追求个人的利益,对社会中的其它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所以人类社会需要另一种手段来维持和守护这把标尺,于是,法律诞生了。法律规定了有意或无意突破标尺的人,应该受到的不同程度的惩罚,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,维护了社会秩序的稳定。因此,我们可以知道,法律是我们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工具,且建立在道德标准的基础之上。 法律作为一种工具,需要执行者,且这一执行者具有单一性。自古以来,法律总是和某一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,不是任何人都拥有执行它的权利。所谓“单一性”,即执行法律的人应该属于同一机构或相同身份的人。这和上述我们关于法律的来源的探讨是密不可分的,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,因此如果法律的执行者不具有单一性,则这一工具不具有权威性,从而无法达到人类创造它的初衷。但是,与执法者的单一性随之而来的矛盾是:第一,我们必须保护违反者,在其接受正式的法律裁决之前;第二,我们必须接受一部分违法者,并没有受到与之犯罪内容对应的惩罚;第三,执法者具有不稳定性。这三种矛盾对社会带来的损失,和对法律本身权威的伤害都不容小觑。正如一些电影所拍摄的那样,为了保护违反者堂堂正正地接受法律制裁,善良的执法者被无情地杀害;为了将逃脱法律制裁的暴徒绳之以法,孤独的受害者家属举起了自己的锄头;执法者官官相护,肮脏的证据摆在面前却无法触碰。 这些矛盾让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,道德。为了让社会更好地运行道德规范,我们创造了法律,但是在法律的执行中,道德的边缘被不断试探。道德和法律相互作用的同时,道德的底线被一次又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。由矛盾带来的牺牲在所难免,它不断帮助我们完善法律制度,提高道德的底线,增强人的是非观和羞耻心。当作为主体的道德,和作为工具的法律到达和谐的一致后,法律即使不复存在,人们依旧能够遵循道德,在稳定的社会坏境下发展。当然,这只是一个绝对理想的状态。但我们不能因为无法达到这一种状态,而提前放弃法律执行者的单一性,以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。 从犯罪的前提分析,违法者分为两种,一种是知法犯法,一种是无知犯法,从情理上来说,后者轻于前者;从本质上而言,两者相同,无论是哪一种违法行为,实际上都是由违反者的私欲造成的。这就是我们在 第一章中提到的,控制自己欲望的重要性。私欲引发了犯罪想法,犯罪想法引导了犯罪实施。犯罪实施分为有计划和无计划的两种,无计划的犯罪实施被我们称为“冲动型犯罪”,这一类犯罪在侦破的阶段较为简单;另一种有计划的犯罪,在一部分情况下属于“高智商犯罪”,这一类犯罪在侦破的阶段难度较大,甚至在十年,二十年间都无法找到证据起诉违法者。对于没有精神障碍的违法者而言,即使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,但在一定程度上都承受着道德的谴责。因此有些违法者在经历了多年的逃亡生活后,依旧选择了自首。法律和道德具有一致性,他们都是为了明确人类社会的底线,确保社会稳定而存在的。 第12章 第十一章 夏天 京城在一秒入夏后,整个城市都飘散着狂躁和不安的气息,让人们感到疲惫和无力,对生活,对自己,对生死。林燕妮离世。她被金庸评价为“现代最好的散文女作家”,很多人都看过她那篇《我可以呼风唤雨》;很多人也都听说过“一见杨过误终身”的评价,却不知道出自她之手。林燕妮说,我经历过真正的繁华时代。那是不是最好的时代,我不知道,但是我想,那是娱乐圈最好的时代。那时候的香港虽然有跟拍、翻垃圾桶的狗仔,却也有真正的闪耀着的人们。他们真诚,有才华,对音乐和表演充满热情;他们优雅,有品位,没有千篇一律的美丽;他们努力,有毅力,没有背景也可以自己拼出一片天地。如今的娱乐圈这样的人依旧存在,然而他们面临的是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。不断暴涨的新兴力量,狂热的粉丝和无孔不入的媒体,快速的信息流和多样的传播媒介,不受控制的网络空间和恶意谩骂的键盘侠。娱乐圈风光不在,良莠不齐,时代改变了处在其中的人。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初心,和在炎热的环境中保持耐心一样困难。但佛说,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。风动和幡动都是假象,其实只有心动。所有一切的根源在于心动。无论是在环境下改变自己,还是在天气的影响下惴惴不安,都是因为我们的内心在变化,我们自己有改变的趋势。 能守住自己,是最难的事。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你放弃自己喜欢喝的红茶,改喝了别人都钟意的咖啡;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你不再读最喜欢的漫画,改看了办公室的公文;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你忘记最初当画家的愿望,改画了工程图纸;不知从什么时候起;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你已经开始不再思考,情愿跟别人的思想随波逐流;我们变了,是外在的因素改变了我们,每一个人都变了。是的,我们这样安慰自己。然而,我们不应如此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。我,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。在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同时,也应和“我”之外的一切,保留一定的距离。既能够冷静地旁观,也能够随时抽离。对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在过滤无用的主观判断的基础上,从客观评价中改进自己。相反,则容易陷入自卑或自负的境地。《金刚经》言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讲的也是类似的道理,人不应该为“我”之外的一切所影响,而产生对外物的“动”。同时,对这一切抱有感激和仁爱之心。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,天气、他人都无法影响到一个人的本质。也正因为如此,人与外在产生了一定疏离感,呈现若即若离的状态。相互流动,但却不融合,这种疏离感能够带人从另外的角度看到生活。很多艺术家都是如此,他们都能够发现生活的美,分辨人与人之间的独特,拥有超越时代的眼光,在于他们与外物有一定的距离,所以与被生活困住的普通人不同。并不是说作为艺术家,他们的生活与外界完全脱离,而是他们既能够从生活中汲取情感和经验,也能够主动地跳出生活的禁锢,反思内心真实的自己。 日日被打倒/天天不屈服/成年人的世界依旧需要被守护 即使每天都有阴霾,但也要相信终究有风会将其吹散。生活在绑架我们,外界在压缩我们,世界在逼迫我们同流合污;我们不能屈服。 第13章 第十二章 选择 在公司的心理课堂上,北大的博士老师组织我们五个同学进行了一场价值拍卖。人生的经历有限,正如我们进行初始拍卖时候拥有的一万元钱。我们无法用这仅有的一万元,去竞拍并买下生命中所有的钻石。拍卖开始之前,我们在黑板上分别写下了对自己最重要的三到五类东西。但令人惊讶的是,在我们最后梳理自己所得的物品时,我发现我们买下的并不是一开始自己在黑板上写下的。这其实意味着,在没有经历比较前,我们都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渴望的到底是什么,每一个人都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目前状态下的自己。写完后,我们开始进行拍卖。拍卖的过程中,我发现有人一开始已规划好自己的本金,因此在某样东西的价格被抬升到一定程度时,便会自动放弃。但也有人在遇到自己笃定的,需要的东西时,毫不犹豫地倾尽本金来获取。这,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。无关对错,只关真心。 我最后拍卖下的东西或许会令人发笑:自由、思想、友谊。我甚至认为,在我拥有了这三样东西以后,我不会再去奢求其他的一切了。我的本金到拍卖的结束也没有花完。因为在前期的拍卖中,我没有坚决想买下的,所以积攒下来的资金,足够与其他本金不足的人进行竞拍。亲情我不想要吗,爱情我不想要吗,健康我不想要吗。我自然想要,然而我很清楚地明白,如果在这三样东西上,我花了大量的金钱来竞拍,那么我将失去得到自由、思想,和友谊的机会。此后,我们被允许在一万元本金中,自行分配额度,赋值给自己最想要的东西。在自由、思想、友谊的基础上,我又增加了亲情和健康。最后,我们又在这几样东西中,进行逐一的删除。我留在黑板上的最后一个词语,是思想。在我看来,每一个独立的个体之所以独特,取决于他不同于他人的思想,他对每一件事独立的思考,独特的认知,和此后的反馈。没有思想,人同行尸走兽无异。同时,我认为在拥有了自由、思想,和友谊之后,无论是幸福感,还是金钱。其实,都是可以通过前三者的基础来实现的。在权衡之中,我了解到,我是一个自私而又拒随波逐流的个体。我有很强的独立意识,并且对感情缺乏主动性和依赖性。 拍卖中竞拍价格最高的,是爱情。但是竞拍者只有两位,最后出到了近五千的价格,也就是一半的本金。竞拍的两名同学,非常巧合的,一位是同性恋,一位是异性恋。可见,爱情对于无论同性,还是异性来说,只要付出了真心,实际上差别是不大的。世人不应小觑爱的力量,同样的,应给予这种感情相同的尊重。那么,我们另外三个人为什么放弃了爱情。首先,放弃爱情的三个人都是女生。我们之中,一个在谈恋爱;一个谈过恋爱;一个没有谈过恋爱。对于没有谈过恋爱的我而言,爱情只是虚幻的存在,没有体现过实际的价值。不能为一个梦好的幻想,而放弃真实给予过我力量的东西,因此我的放弃显得冰冷又决绝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我们四个女生中仅有一人为爱情拍卖。在一定程度上,体现了当代一部分女性对爱情的态度。需要而不必要。拥有固然是一件美事,但没有并不是一件令人感到遗憾和惭愧的事情。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所谓的“适婚”年龄被“剩”了下来,根本原因是她们把爱情和婚姻视为一件事。不愿意因为日久生情而结婚,不愿意因为合适而结婚,不愿意因为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而委曲求全地结婚。她们只想因为爱而结婚。但是不是每一个姑娘都能在青春花样的年华,遇到那个对的人。这个人或许会出现,或许永远都不会相遇。爱情是一种冲动,正是你想和另一个人携手走完一生的冲动。这种冲动有时会被时间冲淡,被一步一步深入的了解所淡化。真正的爱,是不会的。真正的爱不会因为柴米油盐而崩溃,真正的爱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,真正的爱不会因为一纸婚书而发生改变。婚姻并不是守护爱情的围栏,而是禁锢责任的枷锁。 已经忘了是从哪里看到:婚姻是一种手段,是统治者为维护社会安定而使用的一种手段。经过统治者几百年,几千年,几万年来的驯化,社会告诉我们,人要结婚,我们需要有家庭。人类的原始部落和宗族制度,是由许多个家族组成的,而每一个家族是由多对夫妻组成的。夫妻制度是进行管理的基本单位。对于人个体而言,爱情的冲动是不可避免的,但婚姻的手段却不是必要的。在消失了爱情的婚姻中,婚姻更像是一种枷锁,把人牢牢困在其中。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,但没有爱情的婚姻实际上,就是一座坟墓,埋葬了青春的梦好冲动,埋葬了敢于和世俗决裂的勇气。 第14章 后记:做一个明白的普通人 一年前,我在香港研究生毕业的时候,阎连科先生曾经作为嘉宾,来到学院毕业典礼的现场。他说希望我们的同学们,做一个明白的普通人。这句话,让我对他肃然起敬。成功的企业家,富有的商人,只是万象诸生中的一种生活方式,世人过分地夸大这种价值,而忽略了其他人生的价值,这是一种悲哀,也显示了人类的愚蠢。普通人,一个明白的普通人,是所有的,各种各样的人生的起点和开端,无数个成功人都是由普通人逐渐成长起来的。我们必须,也只有承认自己的普通,才能够有资格和能力去改变自己的普通。 普通人最容易,也最不易。做一个普通人容易,他不用担心宇宙的起源和毁灭;他不用担心科学试验的成功或失败;他不用担心南极的冰川融化和南美的动物灭绝;他不用担心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的货币经济;做一个明白的普通人不易,他需要欣赏自己的平庸,不去羡慕出众;他需要承受一定程度的贫穷,不去贪慕虚荣;他需要充实生活的平淡,不去碌碌而终;他需要恪守笃行,不去自大妄想。我愿,做一个明白的普通人,一生努力学习,态度积极,珍惜当下,享受我所拥有的,追求我所期待的,放下不属于我的,热爱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。 有人会问我,既然都把人生看得这么淡了,为什么人还会因钱苦恼,为什么女人还会孜孜不倦地扔大把的钱在脸上,为什么人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委曲求全,虚与尾蛇。因为无论我们怎么看待人生,我们都生活在这俗世之中,既入世,便随俗。能够平衡勇气和沉稳,世故与天真,现实与理想,已经算得上明白的普通人,但这样的普通人却已经不再普通。 还有人会问我,和送书的人怎么样了?其实也没有什么然后。我和他表白,被他真诚地拒绝了,他罗列了很多理由,不过是最后一句“我对你没感觉,我不喜欢你”。是的,喜欢,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,它只是一瞬间的冲动,是那种想珍藏、想让时间停止的瞬间。 那天/我没有帮她捡起耳环/因为我想/趁她不注意/偷偷藏起来 朋友看到后问,还不如捡起来还给她,还能顺便搭讪。我说,不是的,他只是想珍藏这个瞬间的美好。这一刻,没有人想过以后,想到的只有彼此面对的那个人真好,这一刻真美,如果能用什么记录下来,永远珍藏,那样就好了。于是,“我”想藏起那只耳环,“我”想藏起那个“我”曾对他/她心动的瞬间,哪怕他/她以后会爱上别人,哪怕“我”以后会爱上别人。可是,那一刻的心动叫做喜欢,“我”,不会忘记。 我已经知道他不喜欢我,在我告诉他我喜欢他以前,我向他表白,只是想同他讨一个借口,一个放弃和放下的借口。于是在这之后,我很快放弃了他。人生难道不是这样拿起又放下的过程,我喜欢的,不过是喜欢他的时候,那个拥有着青春,和对感情美好憧憬的,单纯的,普通的我。 那天/午后/我把我的手掌和他的手掌对在一起/他的手很大/而我却在看/他的眼睛 2018年7月